by Laugher
轉載自:朱老師魔獸教室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wasabistudio.org/forums_previous/viewtopic.php?t=6573
想做一部電影,想當然爾要有一個劇本(廢話…)
有了一個劇本,接下來就是要思考劇本的長短
劇本的長短關係到舞臺,也就是場景的多少
場景多,則地圖大小就大;反之則否,當然「超華麗」的短劇例外,不過現在只討論一般的
接下就是最麻煩的場景製作,也是此文的重點
場景製作包括地形、飾物、角色的安插以及音效跟音樂。
舉個例,若今天你想要做個桃源仙境,那麼青山綠水是一定要的,此景最忌諱的就是黑色跟紅色;再舉個例,若今天你想做個混亂世界,那麼紅色就是最佳的背景,充滿力量;最後一個例子,若是懸疑恐怖的氣氛,那麼顏色就越亂越好,但一切以深色為主。其實地形嚴格說起來就是地面顏色的配置,也是決定是否能把觀眾帶入氣氛的關鍵,不過除了地形外,也要考慮到天空。
用上面三個例子來說明。桃源仙境若只有青山綠水,卻沒有「會動」的東西,那看起來就像是人工製品,感覺去了一大半。若今天我在上面放了幾隻飛鳥,或是一道瀑布,那就會有充滿活力,但又不失寧靜的感覺,若再加上一層淡淡的藍光,就更具靈性;再來就是充滿力量的混亂世界。混亂,就是無序,殺人放火,紅光綠光到處亂閃。會動的東西這場面最多,而且動的速度不能太慢,越狂暴越好。就像說一條街上,有三隻乳牛在散步,跟三隻鬥牛到處衝撞,我想應該是後者最符合這場景〈若你認為是乳牛,那表示你眼光獨到,此篇你不用看了,我拜你為師…〉,但就是有一點要注意的,會有亂,表示有靜,通常這場景代表靜的就是死亡,像是屍體,屍體上面較貼切的動態物可以是蟲或蒼蠅;接下來是恐怖懸疑。配合地形,這場景的東西就是要暗,而且要靜。靜,不一定是死亡,「畸形」也是其中的一個代表。但就我前面所說的,有靜,表示有動,只不過不同的是,這次的「動」很慢,若太快,則會變調。比如說,一個人在晚上慢跑跟一個人在晚上散步,感覺就不一樣。
角色要在最適當的時機出現,我想這是最簡單的道理,但怎樣才叫最適當的時機呢?其實這沒有一定的標準,或許多根本沒有標準,因為這要看你的劇本而定。比如說當一個女孩子被壞人欺負時,下一個出現的人是誰?若你的劇本是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那型的,那下一位角色通常都是身負正義感的男生,略有變化的,是一位女生;若你的劇本是「女人命真苦」,那下一位登場的八九不離十是一個壞人。所以這部份要視劇本而定。
這部份其實沒什麼好講的,若硬是要說的話就是音樂的部份。作電影,除非自己觀賞用,否則音樂絕不要放些自己「喜歡」聽的,一定要放適合目前場景的音樂。若沒有,則乾脆不要。比如說戰爭片,你放妹妹背著洋娃娃,除非你是惡搞電影,不然絕對讓人翻桌。
電影製作理論講完了,再來就是實作的部份。
電影製作的觸發,通常都會用到Camera跟Cinematic這兩項
Camera最簡單的製做方式就是你在WE裡調整好你要的視角後,在ToolPalette那個小視窗選Camera Palette,然後點CreateCamera,這時你就會看到畫面出現一個半透明的攝影機,這就是你新做的Camera。至於Camera裡的內容我就不多做說明,自己一個一個調來試會更清楚。Camera製作成功了,那要怎麼使用呢?
Camera - Apply Camera Object (Timed)
這個觸發能讓某玩家跳到上面所指定的Camera視角,而最後面的時間則是讓你從目前的視角移到指定視角所需的時間。還是不明白的,可以在WE上隨便移動你目前的視角,時間設10,然後按上面Preview Camera Motoin鈕。當你在WE的視角到達指定視角後,把時間設4,隨便移動你目前的視角,按同樣的鈕,這樣就會很清楚了。
會使用Camera之後,接下來就是基本的Camera特效:
Camera - Sway Camera Source
Camera - Sway Camera Target
以上兩個就是對某一玩家使用晃動的Camera效果,第二個數值是晃動強度,最後一個則是晃動的速度。若你今天想做船在碼頭上搖晃的感覺,那麼晃動速度就不能太高;若今天是船在大浪中行駛,晃動強度就要高,速度也要稍微提高。至於Source跟Target有什麼差別呢?想像你盯著某一點看,接著你往前後移動,左右平移或是上下跳躍,仍是盯著那點,則以那點為中心,你視線內的變化就是Source;Target則是你站著一動也不動,眼珠子跟著你眼前的蒼蠅轉動,以蒼蠅為中心視線內的變化。
Camera - Shake Camera
比較容易理解,就是某玩家做強度多少的前後震動的特效。
當你想結束特效時,就要使用Camera - Stop Swaying/Shaking Camera,不然特效是會一直下去的。
角色說話的畫面、螢幕淡入淡出的製作就在這裡。
Cinematic - Cinematic Mode
就是對某一玩家使用或不使用電影模式。何謂電影模式?當你進入電影模式之後,原本下面的控制面版會變成對話視窗,你無法控制任何部隊或下達命令,而且遊戲中的音效跟音樂會降低聲音。
Cinematic - Letterbox
Mode On或Off 與 Cinematic Mode 不同的是,Letterbox Mode 改變的是控制面版變成對話視窗,無法控制任何部隊或下達命令,但遊戲中的音效跟音樂沒影響。
Cinematic - Transmission From Unit
分兩種,一種是抓取地圖上的某一部隊來對話,當部隊開始講話的時候,他的腳下會有白色光圈一閃一閃的;另一種是選取某一種部隊來對話,並且可設定此部隊的背景色。後面"Play聲音and display訊息"其中的訊息就是角色臺詞,聲音當然就是說話聲囉。這裡有一個地方要注意,當你沒有撥放任何聲音而且最後面選擇 Wait 的時候,這個對話訊息預設為 5秒,也就是 5 秒後才會消失並執行下一個Trigger 。若選擇Don't Wait,則他會忽略所有的條件,馬上執行下一個Trigger。假若今天有撥放聲音,是為3秒的音效,則在Wait的情況下,此對話會維持3 + 所Add的秒數(秒數負以0計)。所以今天我寫一個Trigger:
Cinematic - Send transmission to (All players) from 部隊1 named John: Play 3秒音效 and display Hi. Modify duration: Add 1.00 seconds and Wait Cinematic - Send transmission to (All players) from 部隊2 named Mary: Play 6秒音效 and display I hate you. Modify duration: Add 0.00 seconds and Don't wait Wait 3.00 seconds Cinematic - Send transmission to (All players) from 部隊2 named Mary: Play 沒音效 and display DIE. Modify duration: Add 0.00 seconds and wait Units - Mary kills John
一開始John會先說"Hi",此對話會維持 3+1 秒,接者換Mary說"I hate you",此對話維持 3 秒後Mary又跟著說"DIE",說了5秒的"DIE"後,Mary把John殺了。
由以上的例子應該就很清楚Transmission From Unit 的用法了。
Cinematic - Fade Filter
是專門用來製作電影淡入(Back in)淡出(Fade out)的效果。舉些例子:
Cinematic - Fade out and back in over 2.00 seconds using texture White Mask and color (0.00%, 0.00%, 0.00%) with 0.00% transparency
畫面會在1秒內淡出,漸漸變白,然後又在1秒內漸漸回復
Cinematic - Fade out over 3.00 seconds using texture White Mask and color (0.00%, 0.00%, 0.00%) with 0.00% transparency
畫面會在3秒內淡出,變成永遠的白色
Cinematic - Back in over 2.00 seconds using texture White Mask and color (0.00%, 0.00%, 0.00%) with 0.00% transparency
畫面會在2秒內由全白淡入,回復原來的樣子
Cinematic - Fade out over 4.00 seconds using texture White Mask and color (100.00%, 0.00%, 0.00%) with 0.00% transparency
畫面會在4秒內漸漸變紅,變成永遠的紅色
Cinematic - Back in over 2.00 seconds using texture White Mask and color (0.00%, 100.00%, 0.00%) with 0.00% transparency
畫面會在2秒內由全綠淡入,回復原來的樣子
Cinematic - Fade out over 4.00 seconds using texture White Mask and color (100.00%, 0.00%, 0.00%) with 50.00% transparency
畫面會在4秒內漸漸變半透明的紅,變成血紅的世界
另外一個Advanced Filter比較複雜,舉個例:
Cinematic - Apply a filter over 2.00 seconds using Normal blending on texture White Mask, starting with color (100.00%, 0.00%, 0.00%) and 0.00% transparency and ending with color (0.00%, 100.00%, 0.00%) and 0.00% transparency
則畫面會在2秒內由全紅漸轉為全綠,其中有一個Blending選項,是讓你選擇遮照(Mask)跟畫面的混合方式,至於混合的效果,自己開WE試最清楚,所以就不多說了。不過遮照有一個地方要注意,Black Mask是黑色,它在色彩三原色中是0,0,0,所以0不管乘幾都是0,想要讓Black Mask變色是不可能的,只可調整它的透明度。
電影的觸發大致上就是這樣,接著要講的是聲音的製作。
聲音基本上分單聲道(Mono)與雙聲道(Stereo)兩種,一般我們在聽的音樂絕大部份都是雙聲道,魔三的音效則幾乎都是單聲道,也就是3D音效。何謂3D音效?當一個大法師在下冰雨的時候,把畫面中心移往下冰雨的地點,你會發現聲音比較大聲,離下冰雨地點越遠則越小到聽不到,那這下冰雨的聲音就是3D音效。魔三可匯入的聲音為wav檔跟mp3檔,其中mp3可被用為聲音或是音樂。至於聲音的製作,隨便找個好點的錄音程式就行了,通常都會有Mono跟Stereo這選項。在聲音編輯選單裡,若你要用為聲音,則選Use As Sound,若是音樂則用Use As Music。通常直接使用魔三內建音效的時候,它都會自動勾選3D sound,表示這是個3D音效。再來就是聲音的使用:
先來講一般非3D音效的使用方法:
Sound - Play Sound
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(3D音效也是)。不過當你在撥放音效1且未結束時,是沒辦法撥放音效2的,一定要等音效1撥完才行,也就是說音效無法重疊。至於撥放音效的特殊方式有下面幾種(若沒加註則3D音效也可用):
Sound - Play Sound From Offset
從音效的開始往前跳數秒以設定的音量撥放(3D音效不能用)
Sound - Stop Sound
立即停止或淡出目前的音效
Sound - Destroy Sound
從遊戲中移除某音效,從此此音效再也不能用,若正在撥放則會等它撥完再移
Sound - Set Sound Volume
設定音效大小(最高到100%)
Sound - Skip To Sound Offset
可以讓你聲音撥放到一半時往前跳到幾後秒撥放(3D音效不能用)
Sound - Set Sound Pitch
設定音效的撥放速度,加快速度可以變成卡通小老鼠那種可愛的聲音
再來是3D音效的使用方法:
要使用3D音效必須先設定此音效的原點,就像之前舉的例子,下冰雨的中心點就是冰雨音效的原點。所用的觸發Sound - Set 3D Sound Position,其中Z值是高度。這是只某一定點的3D音效,但若想要「可移動」的3D音效呢?那可以用Sound - Attach 3D Sound To Unit ,這時此3D音效就會跟著某部隊跑了。而3D音效比較不同的是它可重疊。至於撥放3D音效的特殊方式有下面幾種:
Sound - Play Sound At Point
設定3D音效的原點後開始撥放
Sound - Play Sound On Unit
把3D音效的原點貼著某部隊後開始撥放
Sound - Set Sound Cutoff Distance
設定3D音效可聽到的範圍
最後是Music的部份,一次只能撥一首,可跟音效重疊,順便翻譯觸發好了:
Sound - Set Music List
製作音樂清單,第一種是照順序撥放,第二種是隨機。遊戲開始時撥放的音樂清單就是這一個。
Sound - Clear Music List
移除音樂清單
Sound - Play Music
撥放音樂
Sound - Play Music From Offset
從某一秒開始撥放音樂,並且是以幾秒之內淡入的方式
補充一點:Sound - Set All Volume Channels For Cinematics 是指把遊戲內的音效跟音樂變成Cinematic系統的音量,所以 Letterbox Mode + Set All Volume Channels For Cinematics = Cinematic Mode。
討論區